2024年10月为什么说战斗力标准是唯一的根本标准?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什么标准

 更新时间:2024-10-12

  ⑴为什么说战斗力标准是唯一的根本标准?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什么标准

  ⑵为什么说战斗力标准是唯一的根本标准

  ⑶这是我军能打胜仗的必然要求。军队打胜仗靠的是战斗力,而战斗力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在体系与体系较量的现代战争中,战斗力构成要素无论哪个方面出现“短路”,都可能影响战争结局。因此,我军要真正做到能打胜仗,就必须把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立起来落下去,使各项建设和工作都成为战斗力的增长点。比如,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都应围绕提升战斗力来推进,防止各走其道;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装备工作,都应围绕提升战斗力来展开,防止各行其是;陆、海、空、电、磁体系建设,都应围绕提升战斗力来加强,防止各唱其调;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人和物相结合的机制因素,都应围绕提升战斗力来优化,防止各使其招。总之,要通过全面贯彻战斗力标准,来构筑所向无敌的打赢制高点。

  ⑷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什么标准

  ⑸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

  ⑹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扎实做好各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推进传统安全领域和新型安全领域军事斗争准备。

  ⑺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军事力量运用,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⑻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

  ⑼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这个“一切”是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的,包括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如政治教育、后勤保障、部队管理等。诚然,各项工作都是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胳膊永远替代不了心脏”,必须把服从和服务于战斗力建设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⑽推而言之,只有始终把战斗力标准挺在最前面、贯穿全过程,部队建设才能牢牢抓住主要矛盾,让中心工作持之以恒居中,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战斗力建设这个主航道向前推进。

  ⑾如何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

  ⑿不能练为看,而要练为战,防止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形式主义是影响部队训练质量的大敌。有的部队抓训练热衷于提新口号,定高指标,做表面文章;有的领导不能深入训练场检查指导,片面地以汇报材料定高低,以表面现象定优劣;有的整日陷入文山会海,忙于具体事务,削弱了抓训练的精力;有的领导缺乏正确的政绩观,抓军事训练做样子、图形式、走过场,等等。存在这些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来讲,最根本的是一些同志缺乏“当兵打仗、带兵打仗、在任期内打仗”的使命意识,存在着“做和平官、当和平兵”的麻痹思想。古语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话出自姜子牙所著的兵书《司马法》,原文是: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军队曾经在战争年代能征善战、所向无敌,但进入和平时期以后陶醉于胜利与和平,危机意识淡薄,思想和精神懈怠,训练荒废,武备松弛,最终丧失战斗力,成为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一百多年前清政府之所以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武备松弛,训练形同虚设,军队上下毫无打仗的思想准备。北洋水师为了应付上司检查,打靶演习时“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驰。码数已知,放固易中。”不是练为战,而是练为看。我们一定要认真汲取这种历史教训,切实端正思想作风,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二、树立正确的效益观,防止和克服训练不讲科学、不重效益的现象。当前有的单位一讲大抓军事训练,就片面认为大抓就是加班加点抓,靠单纯增加训练时间来提高训练质量;有的则是片面强调体能强化训练,而对练技能、智能重视不够。实践证明,离开了科学求实的精神,不注重通过科学组训施训,一味拼体力、拼消耗,不但会挫伤官兵的练兵积极性,军事训练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要引导官兵把拼搏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严格训练与科学训练的有机结合。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训练中积极引导官兵遵循训练规律,实施科学练兵。要根据不同兵种、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精心筹划、科学设置训练内容,运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抓好训练落实。要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效益观。衡量训练热情高不高、训练抓的好不好,关键还是要从军事训练的具体成效上去看,看官兵的科技素质是否有提高,看部队打赢的整体作战能力是否有增强。不能简单地把官兵有没有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练、脸有没有晒黑、皮有没有晒脱作为官兵训练积极性的标志,不能把军事训练造的声势影响大不大、人财物的投放多不多作为检验各单位重视与否的标准。三、实事求是地对待训练中发生的事故,防止和克服消极保安全的现象。立足于实战的军事训练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特别是一些危险性高和难度大的训练科目,在训练中出现一些事故、甚至出现伤亡情况,都是正常的现象。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正确看待军事训练与确保部队安全的关系。一方面,要看到确保部队安全稳定,是完成军事训练任务、推动部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严格训练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还能使部队秩序井然,有效减少训练和管理中的事故。近年来,各部队坚持“一手抓训练,一手抓安全”,作战能力明显提高,部队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有少数单位和领导机关存在着偏离战斗力标准,片面强调安全的问题。有的甚至因噎废食,人为降低训练标准,随意降低训练难度、强度。这就走到了事物的反面。把严格训练与预防事故对立起来,违反科学发展观,是不讲辩证法的表现。只有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官兵适应各种复杂环境、驾驭武器装备的能力,行动起来才能少出事甚至于不出事,才能经得起实战的检验,最终减少伤亡、保证安全。才能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

  ⒀战斗力的标准、攻击力:越强越能把握战机、防守力:越强越能减少漏洞、爆发力:越强越能快捷命中、杀伤力:越强越能击中要害、保障力:越强越无后顾之忧此五项有机结合,则必胜无疑也。

  ⒁中央军委关于”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军队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的科学决策,为和平时期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当前,一方面需要我们对战斗力标准的众多理论问题作出研究和回答;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在局部的范围(基层紧密联系实际,边探索、边检验、边修正、边完善,以丰富理论和实践直接推进部队的建设和改革。本文试图就新时期如何使战斗力标准真正在基层得以贯彻落实,谈点粗浅意见。第一,基层落实战斗力标准必须从战斗力水平的现状出发,进行反思,深化认识战斗力标准就是部队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提高战斗力为总的尺度来衡量。近年来作为最能代表战斗力水平的部队军政素质,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训练的教育没有说服力,长期的和平环境下那种”强化敌情”的教育已经不适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形势教育走过场:对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理解出现偏差,官兵的国防意识淡化、军队的根本职能淡化:基层干部本身素质差,训练水平始终处于低层次:工作重点不突出,军政文民训练捆在一起,互争位置:工作中实用主义严重,急功近利的思想突出;管理工作松散,有章不循、执法不严:训练保障不足,训练器(教材的发放不及时、不足量、不配套、不实用;训练法制观念不强,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缺乏有效的训练监督和控制。根据当前基层建设的现状,结合战斗力标准本身的特点、要求和内在规律性,我们既要看到落实战斗力标准的迫切性,艰巨性:又要看到落实战斗力标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上上下下作长期的努力。当前最关键的是反思基层建设的现状,总结近年基层建设的得失,用战斗力标准的”天平”去衡量,着眼在于改革,在战斗力的轨道上找寻基层建设的出路。第二,基层落实战斗力标准必须坚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理顺基层工作的内部关系基层工作具有鲜明的繁杂性、具体性和直接性,但是不论怎样它都要围绕一个“主心轴”来展开各项具体的工作,这个“主心轴”即是战斗力标准。前几年,我们工作出现偏差,庄是没有抓住战斗力这个根本标准,产生了种种问题。因此,基层各项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战斗力这个总目标而展开,必须把工作放在“战斗力的轨道上”来组织、协调和监控,实现基层建设平衡、稳定、高效的发展。战斗力是一种多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的劳动者构成,它们在劳动过程中结合在一起实现生产资料向物质生活资料转化而形成生产力。以此为鉴,战斗力似应有人、武器以及它们的结合的组织形式编制体制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且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可形成实际的战斗力。在基层人和武器结合的生活形式是管理,人和武器结合的思维形式是教育,人和武器结合的运动形式是训练。由此,管理、教育、训练可视为战斗力系统的三个源生的基本要素。训练是人和武器结合的客观实践活动,即通过一定的战役、战术思想、程序、方法等把人和武器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训练是和平时期检验编制体制科学性、合理性的最有效手段,训练反映着单位管理(教育的水平状况;另一方面,管理、教育对训练起服务和保证作用。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当前必须坚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并将此作为军队建设的一项基本法规。在此基础上理顺与其它基层工作的关系,按照各自对提高战斗力所起的作用,正确赋予其地位,在战斗力的轨道上协调发展。第三、基层落实战斗标准必须梳理,论证现行的各项具体指标和确立必要的新指标确立衡量部队战斗力水平的指标是部队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众多的“软指标”工作,更需要一个具体的“尺度”来衡量,变为基层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把握的“硬指标”。我们认为,经过我军年的摸索,检验、进取、总结,已基本形成了一套与战斗力标准总目标相一致的具体指标,如基层现行的军事训练《大纲》,战备工作的“三分四定”,基层建设的《纲要》以及《队列条令》、《内务条令》《纪律条令》等,当前,落实战斗力标准,决不能轻率地否定它们,置其于一边而不顾。这就需要我们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理论上自上而下、实践上自下而上对现有指标进行梳理和论证,无疑这是一项大的“工程”。同时,为了适应新时期变化了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也需在某些领域、局部确立新的指标,以充实、完善。修正各项具体工作的指标,用战斗力标准来限制、规范我们的行动、在基层作为战斗力标准的指标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指标确立必须适应加强管理、改革开放的需要。管理、教育是当前薄弱的环节,有些连队出问题接二连三,管理存在着急于求成、简单粗暴或任其流行的不良倾向,在某种程度上管理已上升为影响战斗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教育要力求公开、透明、有人情味,注重有限教育的效果。既提高官兵的政治觉悟,又增强其军事素养,推进战斗力水平的提高。、指标的结构必须遵循以下条原则:一是整体合成的原则。二是系统完整的原则.三是分层配套的原则.四是侧重动态的原则.五是通用可行的原则.、指标在军事训练上要有“三个突出”:在层次上突出基础训练的课题,使基层分队扎扎实实地打牢军事训练基础,在整体的背景下,提高单个人员的军事素质,在对象上突出干部、班长的组织指挥,“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三军”。因此,必须着眼于提高基层分队的干部、班长的军事素质。在内容上突出战术、技术和身体素质的结合,克服近年训练中忽视技术动作的弊端。第四,基层落实战斗力标准必须有一套立法性的训练检验考核制度与之相对应调基层建设确立了衡量战斗力水平的指标,还必须有一套有效的检验考核制度,只有指标和考核结合联成一体,才能把战斗力标准真正量化落实到基层。在当前,训练考核的规模、体系正不完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应有的权威性、稳定性。训练考核不仅是我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指导训练的依据,也是检查部队战斗力水平的有效方法。只有通过切实的检验考核,我们才能看到与外军训练的差距,促成基层分队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深化训练竞争机制,不断提高军事训练的水平,达到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根本目的,目前应尽快建立如下种制度:(考核计划制度。即训练部门每年在制定年度训练计划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专门考核计划,对每年所需考核课目进行全面规划,依据上述战斗力标准具体指标,做到“四定”:定课目、定时间、定级别、定规模。考核计划制定后应申报至上两级训练部门批准与上级的考核计划相配套。尔后与训练计划一起下发承训单位。我们认为,考核计划由同一级拟制较适宜,报师、集团军备案(批准。(训练自考制度。即基层分队依据上级的训练计划;考核计划和本单位的训练进展情况,以训练指标为尺度,对所训课目进行自测。检验和考核,做到逐项,逐课,逐步进行,人人过关,从而发现问题,调整内容,利用课余和机动时间进行复训、补课。同时,对个别单位,人员实施“升级补差”训练,集中“开小灶”,宣至达到指标要求。”(按层分考制度。各级在本职范围内进行考核,一般班课目由逢组织验收,排课目由营组织验收,营、连课目由团统一验收。通常同一级组织对连一级实施综合的全面考核,主要课目按指标在“四统一”(统一考核时间、统一考核难度、统一考核要求、统一考核保障的基础上,进行不漏项、不漏人的“整体验收”。(考核监察、保密制度,对于营、连的训练考核,团应派出监察员,主要由训练部门指派责任心强、考核经验丰富的参谋参加,对于团的训练考核军、师应派出监察员。监察员对考核质量负责;同时对上级首长负责,赋予其足够的权利,能对考核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凡是下级考核,必须有上级指派的监察员鉴定作证方能生效。(考核奖励制度。为增强考核的权威性与效果,必须有一套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训练扎实、质量高、考出来的真尖子单位和个人,应给予重奖。对奖励的标准、方式、规模和比例应作出规定,除立功、授奖外,干部可“三优先”,(优先提拔、优先晋衔、优先随军,战士可“五优先”(优先休假、优先人学深造、优先学技术、优先转专业军士、优先安置。同时,对于训练不达标者,应给予补训、复训,限期完成等处理。第五、基层落实战斗力标准必须搞好各项保障理论保障,军队上层应尽可能地拿出战斗力标准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众多的理论问题尽快作出正确的肯定性或未定性结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联系部队实际上,注重通俗性、具体性,实在性,以加强对基层的理论指导。组织保障建立自上而下的兼职或专职的组织保障体系,明确具体分工,执行专项责任;在部队主要是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有重点、。有步骤、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器材保障。本着“理顺渠道,勤俭练兵、加强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改进器材的请领、发放、使用、保管等制度,采取计价下发。计价使用的方法,做到定人、定件、定时限,确保器材的完好率:做到合理调配,轮换使用,努力提高器材利用率;做到因陋就简、创新改进,增强器材利用的效果。场地保障。安排上遵循“穿插配当、交叉进行、歇人不歇地”的原则:建设上要破除临时观念,建立长期打算,加强旧地开放。废地开发和设施管理,向“多功能、多用途”综合场方向发展:要强调严禁地方强占军用土地。经费保障。首要的是国家应尽可能增加国防开支,增加训练经费:大单位要根据各部队生产经营情况,采取强制手段调拨生产收入,用于本单位训练,专款专用:加强对训练经费的管理,改革训练内容,方法,努力降低军事训练消费比,提高训练效益。

  ⒂什么是战斗力标准习主席指出:“强调战斗力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要求”“虽然我军在不同时期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但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改变”。我军始终强调以过硬的军事能力为党、国家和人民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始终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什么是战斗力标准,我谈谈个人的看法。战斗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在军事领域的自然延伸,坚持战斗力标准是我们党强军兴军的重要指导方针,不仅是军事要求更是政治要求,不仅是工作指导更是政治责任。彰显“军队永远是战斗队”的职能要求。军队是要打仗的。作为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能不能完成好党赋予的各项任务,是绝对忠诚可靠最现实最直接的体现。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红军是战斗队、生产队和工作队。解放战争期间,他又强调,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此后,我们党几代领导人都始终坚持这一重要建军治军方针,把战斗队作为军队建设第一属性。新形势下,我军建设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职能使命有了新的拓展,但战斗队这个第一属性始终没有变。战斗队必须有战斗力,这是应有之义,也是职能所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战斗力是战斗队履行职能使命的先决条件,是军队兴衰成败的决定力量。战斗队如果不抓战斗力建设,军队不言军、不备战、不施训,关键时刻不能决战决胜,就会有辱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战斗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战斗力标准是历史的、具体的,随着战争形态、战斗力要素和作战对手的变化而变化。确立战斗力标准,不能简单重复“昨天的故事”,而要着眼形势任务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紧扣“信息化条件”这个时代主题。不同时代,战斗力主导因素各不相同。冷兵器时代主要靠个体能力,热兵器时代主要靠火力和机动力,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强调体系作战,强调网聚能力,强调信息制胜。推进战斗力建设,必须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把握新时期军队转型建设的本质内涵,坚持体系建设的方法路径,始终坚持信息化这个发展方向不偏移,重视发挥信息力的主导作用不含糊,着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不放松,加快推进信息化人才群体建设不懈怠,把信息化建设全面贯穿到作战要素改造、作战体系重构和生成环境优化等各个环节,切实使信息化建设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要紧贴“使命任务拓展”这个现实需要。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军队不仅要关注和维护国家的生存利益,还要关注和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不仅能应对传统军事威胁,还要能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必须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真正把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胜仗等问题研究透,不能搞成脱离实际的“客里空”;谋划战斗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形势变化和军队使命任务,统筹安排并抓好非战争军事能力建设,注重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摔打部队,促进军事斗争准备水平和履行使命能力全面提高;推进战斗力建设,必须立足部队现有实力和条件,用好检验评估这个杠杆,切实把作战准备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做到随时应对突发情况,随时遂行作战任务。对装备系统来讲,抓保障力就是抓战斗力,就是要努力做到“两个确保”:确保武器装备能够“联得上、开得动、打得响”,确保装备保障能够“救得下、供得上、修得了”。要紧抓“重难点问题”这个切入点。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向纵深推进,影响和制约战斗力提升的重难点问题日益增多,如平时不注重解决问题,战时就会付出血的代价。要把重难点攻关作为党委工程、主官工程、打仗工程,作为拓展深化、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把影响制约战斗力的短板弱项找准搞清,围绕未来作战躲不开、绕不过的重大问题,采取超常举措,运用科学方法,坚持实战标准,大力推进群众性攻关会战,凝聚不畏难不言弃的攻关精神,培养作风硬敢担当的人才队伍,推广有创意很实用的装备器材,突破关键性制约性的技术难题,切实为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实战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⒃什么是战斗力的第一要素

  ⒄战斗力的第一要素是作战人员素质。

  ⒅无论作战样式如何变化,武器装备如何发展,人员素质永远是部队战斗力标准的首要因素。

  ⒆一是战斗精神。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武器装备虽然先进,但如果没有坚强战斗意志、必胜信心和昂扬士气,战斗力将没有核心和灵魂。

  ⒇二是文化水平。未来作战武器装备更加复杂,作战方法更为新颖,需要具有快速理解能力、快速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员去操作和执行。

  ⒈同时,文化素质也影响着人员战斗力的生成和发挥。

  ⒉三是体能素质。信息化战争并没有降低对体能素质的要求,它仍是战斗力充分发挥的基础。

  ⒊衡量一支部队战斗力的终极标准是实战的胜负。

  ⒋一是参与实战的次数。一般情况下,参与实战次数越多,作战经验越丰富,战斗力水平越高。

  ⒌二是实战的获胜概率。尽管每次作战情况不尽相同,以往胜利不代表未来的胜利,但以往的获胜概率还是能够反映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水平。

  ⒍三是战胜强敌情况。这主要是指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情况。

  ⒎我军建设的唯一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⒏我军建设的唯一根本标准是战斗力标准。展现战斗力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战斗力标准有政治性要求,始终坚持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政治决定军事,政略决定战略。战斗力标准不仅仅是军事标准,更是政治要求。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内在要求,不仅关系到军队的强大,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军队能打仗、打胜仗,首先要解决好为谁打仗、听谁指挥的问题,只有把这个根本政治原则搞清楚了,战斗力建设才能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要增强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领会,把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生动实践搞清楚,把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搞清楚,进一步明确战斗力建设的目标方向,切实掌握根本遵循和思想武器。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见实效,着力破解战斗力建设遇到的矛盾问题。当前,要重点解决对战斗力标准认识不深、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树得不牢、各项工作向战斗力聚焦不够、实战化训练水平不高、投身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紧迫感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与强军兴军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履行使命、能打胜仗的有力举措和实际能力。第二、要把握战斗力标准的唯一性要求,切实端正战斗力建设工作指导。军队建设各项工作的根本意义和根本价值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战斗力,除此之外不存在第二个标准;提高战斗力是抓工作搞建设的唯一目的,无论是政治工作、战备训练,还是部队管理、后装保障和基层建设,都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任何单项标准都不能取代战斗力标准,任何原因都不能削弱战斗力标准,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战斗力标准。然而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单位的领导嘴上喊战斗力标准,实际上却经常干“敲边鼓”的事,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甚至干扰了战斗力建设。第三、把握战斗力标准的根本性要求,真正使能打胜仗成为目标指向。战斗力是军队兴衰成败的最终决定力量,必须把它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向,始终不能偏离。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根本目标和最高标准。实践告诉我们,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在斗争形势极其严酷、物质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夺取伟大胜利,根本的一条,就是有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大人民军队。树立战斗力标准,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和检验一切工作,指导和推动各项建设。要看到当今世界还很不太平,局部战争的风险严重存在,必须加快推进战斗力建设,具备克敌制胜、决战决胜的强大能力。新时期我军担负的任务虽然在拓展,但战斗队永远是军队的第一属性。要把当兵打仗作为第一职业,把精武强能作为第一职责,切实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第四、把握战斗力标准的时代性要求,加快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战斗力是动态发展的,战斗力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同时代战斗力标准内涵不同,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随着信息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加速发展,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制胜机理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赋予战斗力新的时代内涵。树立战斗力标准,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把握好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使各项准备真正体现时代性要求。现代战争网络、系统、数据大量应用,谁能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谁就能掌握战争主动权,必须加强信息系统建设运用,大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高标准抓好信息系统装备综合集成建设,发挥好信息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现代战争陆海空天电网融为一体,联合作战、体系制胜成为基本形态,单打独斗难以制胜,必须贯彻体系建设思想,加快构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作战体系。新型作战力量、新装备部队、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是遂行作战任务的精锐、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主力,必须把这“三种类型”部队率先建设过硬,打造战斗力生成和提高新的增长极。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相比,作战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用传统的作战理论和传统战法指导现代战争,肯定要吃败仗,必须加强战法创新,构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战空间。第五、把握战斗力标准的实践性要求,下大力完成好战斗力建设任务。战斗力标准来自实践,战斗力提升依靠实践。推进战斗力建设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使之既从思想上立起来,更在实践中落下去。坚持从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抓起,大力倡导讲实话、察实情、干实事、务实效,坚决反对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防止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切实提高军事斗争准备工作质量。强化实战先实训的观念,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按照环境真、内容难、考核严、演练实加大实战化训练力度,突出生疏复杂条件、实兵对抗、电子对抗和夜间训练,不断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把训练场和执行任务一线作为战斗精神培育的课堂,广泛开展各类比武竞赛活动,大力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和教育实践活动,锻造部队英勇顽强、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激发砥砺当兵不怕苦、训练不怕累、打仗不怕死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